习近平治党新思路

2013年07月25日14:44  人民论坛杂志

  治党为何要“严”

  试谈习总书记治党新思路

  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 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形势下,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三天就两谈警醒,其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更为紧迫。

  从时间上看,这个党该抓了,该管了

  我们党执掌全国政权已逾耳顺之年。从受到外部封锁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到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党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的自身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党员队伍逾8500万人,全世界国家人口超过此人数的也只有12个国家。当战争远去、运动不再时,对如此庞大的党员队伍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难度也空前增加。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由于我党打天下时的“三大优良作风”,特别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不少地方和单位的党组织里早已束之高阁,或刀枪入库,致使其自身免疫力极其低下,能力不足的危险相当普遍。实际年龄早已过70古稀之年、80杖朝之年、90耄耄之年,执政年龄也已逾耳顺之年的我党,应该也必须像30多年前的三中全会那样,进行认真反思,“容得下尖锐的批评”。

  从空间上看,到了三个“不得不”关口

  当前的中国到了三个不得不突破的关口。第一,政治体制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关口。3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把苏联亡党的两个根本性原因(“议行监”合一的权力结构与“用等级授职制取代普选制”的用人体制),在经济领域基本解决了,由此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政治体制改革存在滞后。早在1986年9月3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时就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第二,两极分化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关口。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我国近10年的基尼系数,过了0.4的警戒线。 我们从一个绝对平均的社会,到现在处在警戒线和动荡线之间。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的走了邪路了。” 胡润研究院和兴业银行联合发布的《2013高净值人群另类投资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资产亿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有6.45万人,北京是国内拥有高净值人群最多的省份。

  第三,反腐困境到了不得不突破的关口。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因违犯党纪政纪受到处分的党政人员近450万人,其中省部级官员近500人;因贪腐被追究司法责任的省部级官员逾百人,处以死刑的省部级及其以上腐败高官就有6人。今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工作报告时指出,检察机关严肃查办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过去5年,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165787件,218639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13173人 ,含厅局级950人、省部级以上30人 。

  这三个关口都已经到了“不得不”的程度,客观上提出了从严治党的“命门”问题。

  从现实问题看,“脱离群众现象大量存在”,“腐败问题越演越烈”

  小病慢慢酿成大病,违纪渐渐形成歪风,腐蚀逐步成为腐败。虽经组织部优中选优,并经党委、纪委严格把关,“一把手”犯错误的比率居然高于一般普通党员和其他领导干部,通常占同级别犯错误党员领导干部的40%左右,个别地方甚至超过50%。事实证明,没有科学的权力结构,必然滋生缺点;没有合理的权力分解,必然发生错误;没有及时的监督,必然延误错误的发现;没有有效的监督,必然难以挽救失败。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一方面,这“四风”问题,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另一方面,这“四风”问题,又与党的制度建设不科学、党内权力结构不合理紧密相关。随着群众对权力失衡的焦虑和对自身利益关切度的不断上升,协调说服群众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而一些党员干部,不闻民间疾苦,不问群众冷暖,不知民情民意,不晓民忧民愿,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能力不断下降,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必须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从实现“中国梦”来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已经刻不容缓

  十八大以来,和平崛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动员令,成为时代特有的“同期声”。这种历史的“同期声”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党的执政规律的客观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领导我们事业核心力量的中国共产党,而要加强党的建设,就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和宗旨,以千百万党员的前赴后继的流血和牺牲,证明了她能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所作的《整顿党的作风》演说中指出:“我们是共产党,我们要领导人民打倒敌人,我们的队伍就要整齐,我们的步调就要一致,兵要精,武器要好。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敌人就不会被我们打倒。”这就清楚地说明,党要实现宏伟目标,首要的是“管”好、“治”好自身,这也是习总书记所强调的“打铁还需自身硬”。

  (作者分别为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北京吉利大学法学院院长)

  中国官员道德教育的主要问题

  作风是我国经常使用的一个词,是指做事的态度和行为风格。从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构成看,作风建设属于道德层面的内容。因此,对于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官员职业道德的塑造是一项核心内容。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对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教育历来非常重视,也有着宝贵的历史经验。但是,在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格局下,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期给政府治理带来巨大挑战的情形下,传统的官员道德教育遭遇到一些新的问题。

  一是内容上重视泛泛的思想政治要求,而忽视了基于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作为一个政党,从党的纲领、政治主张等角度,对党员提出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本无可厚非。但是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实际上有一个职业身份的转换问题。治理国家和管理政府,其实也是一类职业,其从业者必须要遵守其内在的职业道德规范。比如,在西方国家,政治家遵从的是政治家的职业道德规范,而事务官遵从的是事务官的职业道德规范,两者有关联,但不完全是一回事。你想当高官,可以,但高标准摆在那里,你首先得能接受这样的标准。因此,对领导干部来讲,不能仅限于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空泛地谈思想政治道德,还必须从职业类别和职业规律的角度分析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规范。

  二是标准上拔得太高,落不了地,甚至“高开低走、底线失守”。由于我们在官员道德内容上侧重思想政治方面,因此在道德标准的规定上,往往就可能出现“拔得很高,落不了地”的现象。一些领导经常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心系群众、无私奉献”挂在嘴上,几乎接近“圣人”的标准,但在具体行为方面却表现得差之千里。“说法”、“写法”与“做法”离得太远,标准就成为一种无用的摆设,甚至出现“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等到某一个领导干部出了事,老百姓才发现他(她)做的事情,甚至连一般人的道德水准都不如。标准具体并且符合实际,才更具有可操作性。比如,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所倡导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就规定的非常具体,比如“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上门板”、“捆铺草”等就非常具体,容易识别,也能落地。去年底中央政治局出台的八项规定之所以执行的效果比较好,也是因为这些规定不仅抓住了要害,切中了时弊,而且非常具体,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三是方式上空洞说教,过于依赖循环式、运动式的方式,运动过后一切照旧。以往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活动开展得不少,但往往收效甚微,其原因就在于方式上形式主义的东西太多。往往是中央一个文件出台,然后各地各部门就进入到“学习领会、贯彻落实、经验总结”的循环套路中来。“空洞说教”而不是“言传身教”,“言辞凿凿”而不是“身体力行”,“跟风刮风”而不是“强基固本”。这种循环式、运动式的方式,如果真能有效解决问题,群众百姓自然会满意。但如果运动过后一切照旧,甚至官德之风每况愈下,那么不仅使这种方法尽显疲态,而且也会对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造成极大的损伤。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在全党展开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规定从中央政治局开始做起,强调高层领导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实际上在方式上就进行了新的尝试,效果值得期待。

  作风建设须从官员职业道德的重塑做起,要建章立制

  官员作风好不好,取决于官员的品行;而官员品行的培养重在官员职业道德的重新塑造。

  首先,要从总体上把握官员的职业道德核心,要明确官员的“公职人员职业”身份,真正从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理解社会与政府、民与官之间的“主仆”关系,而不是简单地从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上塑造理想化、空泛化的官员道德标准,更不能希冀把所有官员都塑造成“完人”、“圣人”的形象。

  其次,要在对公务员群体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不同类别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标准。在坚持公务员职业道德总体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别公务员职业的特点,制定不同类别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出台具体细化的职业道德标准。比如,对选任制的领导干部必须要加大对其个人品行、家庭财产、配偶子女经商等情况的公开化程度,以便于全社会的监督;而对于委任制的公务员则主要根据其所在的特定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由政府监督部门实施法律监督和业内监督。

  第三,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纳入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强化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立法和执法。对党政领导干部管理规定和公务员法中涉及廉洁自律、行为规范、纪律等方面的内容要进一步完善分类、细化措施。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法律制度要激活,否则国家的法律法规就会成为一种摆设,其权威性会大打折扣,依法行政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目前关于作风建设和官德方面的规定,要纳入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法律法规,要与党政领导干部管理规定和公务员法中的相关内容相互对接和保持一致。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依照法定程序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一个行动比一打纲领都重要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再凝聚、再动员

  习总书记对群众路线的论述非常丰富。一是从世界观的角度来论述群众路线。他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力量的源泉。”这就揭示了我们为什么要实行群众路线。因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党的力量源泉就在人民群众,所以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是习总书记关于群众路线的经典论述。第二,把作风建设与贯彻群众路线紧密结合。习总书记指出,作风可不是小事,不正之风发展下去,就会成为一道墙,把我们党同群众隔开。所以,作风建设是贯彻群众路线的一个抓手。第三,强调反腐败。因为反腐败才能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的信任,所以“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第四,强调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总书记多次提到,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中国人民的梦,要依靠人民去实现;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实现中国梦,每个中国人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总书记结合十八大以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来谈群众路线。十八大确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特别艰巨,需要人民再凝聚,再动员。治党治国新理念,突出表现就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完成党的历史使命。

  依靠群众,讲大局、讲大事

  联系十八大确定的历史任务和党面临的形势来考虑开展群众路线活动的时机。因为我党有一个传统,群众路线和作风建设任何时候都是重要的,要常抓不懈,但在发展的关键之时又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比如说,七大确定了民主革命的总路线,于是毛主席提出“三大作风”,因为只有优良作风才能动员群众完成新的任务;十八大之后,我们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是关键时刻,离目标更近的同时,风险和困难也很大。如何完成任务呢?要靠我们的传家宝——依靠人民群众。

  另一方面,我们党内也确实存在着脱离群众的不正之风,集中表现为“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些风气妨碍贯彻群众路线,削弱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对我们贯彻十八大路线起阻碍的作用。在关键时刻,在面临千头万绪这样一个形势下,党中央讲大局、讲大事,抓住完成任务的重中之重,坚决依靠人民群众,反映了党中央和习总书记的战略思考和远见卓识。不管有多少困难,把13亿人民群众动员起来,凝心聚力,就会取得胜利。

  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关系到党的优良传统能否薪火相传、继承发展

  首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会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这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是围绕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来进行的。十八大表述很明确,党的建设的主线就是执政能力、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群众路线教育就是围绕这条主线进行的,本身也是加强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的重要举措。

  其次,对中国未来的影响,我觉得从长远看,今后这几十年,中国共产党处于能不能最终打破所谓“历史周期率”的关键节点上,非常重要。从苏共的教训看,一个大党、老党,执政几十年以后会出现问题,党群关系会出现一些问题。执政党如何防止生命力、创造力的衰退?这是一个现实的考验。实践证明,防止生命力、创造力衰退的法宝,一靠人民群众民主监督,二靠自我提高。十八大说了“四个自我”: 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无论是人民群众监督还是党的自我提高都与群众路线有关。贯彻群众路线,才能依靠人民群众监督,才能从人民群众中吸收智慧力量,才能够实现自我提高。

  再一个深远的影响是,现在党的队伍发生变化,年轻干部成为党的队伍的主体。年轻干部有很多优点,但和老同志相比,接受党的光荣传统、群众路线教育的时间短,特别是一些年轻干部,缺乏在基层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经历。有些人不缺少知识,对群众路线有认知,但是缺少群众工作的经验,特别是缺少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因为他没和人民群众共同奋斗过。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会不会在代际更替的过程中遗失,是个大问题,这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地位能不能巩固,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所以,进行群众路线教育,不仅关系到能不能完成当前的任务,而且更重要的是让优良传统能够薪火相传,要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它继承下去,进而丰富发展。

  三要素、四要求,内容全面,逻辑清晰,体现了开展群众路线的系统性和持久性

  “为民、务实、清廉”,三个要素阐述了我党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而且有强烈的针对性。“为民”,实际上是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不讲为民,群众路线就是一句空话。针对性也很强,由于我们面临着四大考验,存在着四种危险,尤其是脱离群众的危险很严重,所以强调“为民”。“务实”,一方面讲群众路线,另一方面又是讲思想路线,就是实事求是。“务实”两个字,非常精炼,也非常深刻,把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工作路线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统一起来。“务实”,既强调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决定方针政策,也强调在确定方针政策以后,以真抓实干的态度落实。两个方面都做到才能贯彻群众路线。“清廉”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前提。既然为民,就要“清廉”,同时这也是从政的底线。对于贯彻群众路线来说,“清廉”也是动员群众的前提。习总书记说“打铁还要自身硬”,如果自身不廉洁,没有公信力,就没有人格力量,群众就不会跟你走。“为民、务实、清廉”这三个词,从逻辑上来说,概括了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理论逻辑非常清楚。同时,对我们党现在存在的问题,也有很强的针对性。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这12个字非常好,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应该采取的态度、方针、方法。根本来说,“镜子”就是党章,用党章来对照检查自己;“正衣冠”,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正视自己的问题,对自己形象进行修正,把党性修养正一正,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一个良好的形象。“洗洗澡”,就是进行自我批评,洗清思想上的灰尘,解决思想问题。“治治病”就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有作风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有的要处理,自身也要及时检查,有些问题要进行专项治理。所以,这12个字很形象地说明了我们正确的方法,着眼于自我提高。

  广大党员如何按照要求来做?首先要从思想上进行武装,要很好地学习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党章。其次,要把自己摆进去,联系思想和工作的实际,不能像毛主席批评的那样,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是自由主义。自我提高,自己要有解剖自己的决心和勇气。第三,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重要的思想武器。最后,态度非常重要,要落实在行动上。贯彻群众路线,一个行动比一打纲领都重要。不在于说,而在于做,以实际行动让人们群众满意。

  但我也注意到以往的各种集中教育活动虽然都有效果,不过存在着“一开始发动、后来高潮、然后回落”这样一个抛物线;还有一条抛物线是群众的心理,从“希望、振奋到失望”,过了这个活动,又回到原来的地方。要保证取得实效,要和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和改革联系起来,做到教育领先、制度跟进、健全完善机制,我们群众路线教育才能够收到持久的效果。

  (作者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人民论坛记者刘赫采访整理)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提起公诉
  • 体育东亚杯-国足0-0平韩国 女足2-1韩国
  • 娱乐台歌手李立崴上吊身亡 母为甄妮亲姐姐
  • 财经美女富豪隐秘生意:与政府关系不一般(图)
  • 科技ChinaJoy首日:手游迎来大玩家 展前探营
  • 博客李天一律师:是否存在轮奸尚无定论
  • 读书荣辱一线间:四人帮倒台后家人的遭遇
  • 教育调查显示4%大学生曾与多人发生过性行为